“時者,勢也。”遵從“勢”,是一家企業得以長足發展的根基。所謂“勢”,不僅體現在AI、云計算、5G等新興技術帶來行業換新天的顛覆,也體現在頂層設計“潤物細無聲”般的牽引。利好的政策能予技術以“盔甲”,予企業以“明燈”,予行業以方向。在智慧物聯當道、數智化盛行的2021年,哪些政策助于安防企業發展“扶搖直上”?接下來,安防企業又將去往何方?以上疑問,或能在這期「政策類」年度盤點找到答案。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數據的“盔甲”
2021年6月10日,我國第一部關于數據安全的法律條例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并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
“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履行上述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數據安全法》基于總體國家安全觀,將數據主權納入國家主權范疇,并進一步將數據要素的發展與安全統籌起來,旨在為我國的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數據安全法》正式通過后,可以說網絡信息安全已邁入了下半場,市場潛力也得到積極釋放,未來三年,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數據安全法》提到,鼓勵對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這也意味著對安防企業的設計產品和解決方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諸如,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以及的生物信息識別系統,在設計時不僅只聚焦保障產品的實用性,也要在應用領域確保個人隱私、信息數據的安全性。
二、 《方案》:新基建下的交通中國
9月23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指出,到2025年,我國將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點工程,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應用場景,制修訂一批技術標準規范,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信息網、能源網融合發展,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智能管理深度應用,一體服務廣泛覆蓋,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等交通細分領域,安防、互聯網、通信行業等玩家早已紛紛下場,競相爭奪這塊將達千億級的“蛋糕”。此外,政策重重加碼,更讓智能交通這塊“蛋糕”顯得愈發誘人。不過有行業就一直存在競爭,正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市場從來沒有所謂的舒適區,長時間處于競爭狀態才是一個行業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根源所在。
三、 《實事清單》:安防中小企業的“東風”
2021年11月23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下稱《實事清單》),聚焦中小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問題,針對性提出可落地可操作的解決舉措,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保駕護航。
《實事清單》以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共提出涵蓋財稅支持、信貸支持、直接融資支持、產業鏈協同創新、創新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人才智力支持、助力開拓市場、精準對接服務、萬人助萬企活動等在內的10項實事、31條具體任務。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市場環境,這條政策對安防中小企業乃至國家無疑是雙重利好。于企業層面而言,有了政策支持,有創新潛力的安防中小企業苦于資金不足的困境得以解決,企業解決了基本“溫飽”問題,技術創新才能更好地實現。于國家層面而言,扶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助于加快企業解決“卡脖子”難題,從而實現經濟結構加快升級。
四、 《行動計劃》:5G賦能安防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7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表示,發展基于5G技術的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不斷豐富5G應用載體。加快云AR/VR頭顯、5G+4K攝像機、5G全景VR相機等智能產品推廣,拉動新型產品和新型內容消費,促進新型體驗類消費發展。
5G作為社會信息系統的底層技術,有望引發整個信息基礎設施的革命性升級。有了5G技術的加持,智能視頻監控、智慧化出入口控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入場券”問題將得以解決,在5G賦能過程中,安防行業能實現最先落地的應用場景已成為共識,這也意味著,安防領域將率先受益于5G帶來的技術革新,向新的發展階段演進。
五、 智慧商店:安防市場的“新天地”?
2021年7月9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智慧商店建設技術指南(試行)》為實體零售企業建設智慧商店提供方法和路徑。
《指南》在智能引導、信用管理、智能體驗等7個方面提出要求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商家征信系統,通過設置虛擬試衣鏡、智能試衣間等智能硬件增強服務體驗功能,針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行量身定制(如服裝、化妝品、家居、家電等)在門店主要出入口、核心公共區域內配備視頻監控系統,設置智能化停車設施、智能化巡檢系統等。
面對電商的沖擊,零售市場呈疲軟之態,謀求轉型已是當務之急,而智慧商店則是能否實現逆風翻盤的關鍵所在,在智慧商店方面,智能化出入口控制、智慧視頻監控將是重要的智慧體現,也就意味著,這一需求為安防行業提供了可觀的增量市場,安防企業可開拓零售商店等相應渠道,提升細分領域份額。
六、 《意見》:智慧養老“縷縷春風”吹來
11月24日,國家出臺了又一份重磅政策文件:《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
在這份文件中,明確表明鼓勵用新興技術助推“智慧養老”:
打造老年人宜居環境,讓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更加安全方便,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實施“智慧助老”行動。
無獨有偶,早在10月份,工信部等三部委《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就養老問題作出方向性的指導。
得益于新興技術加速更迭,智慧養老市場迎來井噴式增長,如今近幾年政策的“縷縷春風”不斷浸潤,智慧養老這棵樹逐漸呈現參天之勢。如今,技術鴻溝仍是智能養老設備遇到的困境之一,流程復雜、老人對智能設備上手慢的問題都是“攔路虎”,而通過簡化操作流程、用老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操作知識或不失為一種可行方法。
七、 《指導意見》:全屋智能時代下,安防的市場機遇
2021年4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中提到:明確數字家庭三大服務功能,即滿足居民獲得家居產品智能化服務、線上社會化服務、線上申辦政務服務三大需求。
強化數字家庭工程設施建設,包括加強智能信息綜合布線、分類加強智能產品在新建及既有住宅、社區配套設施中的設置要求
完善數字家庭系統,包括加強數字家庭系統基礎平臺建設、加強與相關平臺對接、推進智能家居產品跨企業互聯互通和質量保障、強化網絡和數字安全保障等要求。
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的高級形態,也是終極發展方向。而對入局玩家來說,合作不失為一條明智之路。在智能家居市場這條龐大的賽道上,想要實現全屋智能愿景,平臺、生態、芯片、操作系統這些要素缺一不可,一家企業實力終歸有限,“一花獨放不是春”,合作共贏之時,或是全屋智能真正實現之日。
八、《指導意見》:“智慧安防 + 教育”又一 安防新故事?
2021年7月8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
這份文件表示,教育新基建、信息化、數字轉型等是重點:
“引導研發支持教師備授課、網絡教研、在線教學的學科教學軟件和滿足特殊教育學生學習需求的個性化資源、設備、工具。”
這一政策則牽引出了另一個概念: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打造智慧教室為學生、老師提供一個輕松、智能、高效的氛圍,是響應“雙減”政策的體現。此外,相關數據表示,智慧教室市場份額已達百億級別,我國約有600萬間教室,未來3-5年有一半將會改造,校園、教室的出入口控制、視頻監控等都將會面臨翻天覆地的改變,對安防行業而言,是重大機遇。
九、 人臉識別:不得強制采取人臉識別信息
7月份,針對“人臉識別”的使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對公民的人臉識別數據提出保護。各地區也都出臺了相應的人臉識別措施,比如不得強制采取人臉識別信息等等。
關于對人臉識別技術的認知,我們從一臉懵懂,到竊竊私語,再到公開討伐,特別是因人臉識別引發的數據隱私問題如洪水一發不可收拾。如今終于到達了一個有法律介入規范的路口,人臉識別技術披上了這層“盔甲”,將在出入口控制、嫌疑人員追蹤等領域,更好地完成賦能的“使命”。
結語
“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企業”迎合大勢,順應政策方向,是企業根基長青的前提。“天時、地利、人和”,縱觀一家企業的成功,均不離這三項要素。只要堅持的方向是對的,“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相信彎道超車的時刻終會到來。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昆明監控安裝:視頻監控智能化發展的四個階段 | ![]() |
版權所有 昆明馳速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5-2016. www.xilingxia.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8100775號-2 網絡推廣:零點互聯